情降就是骗局,情降是真的吗
近期有许多善信都在问情降就是骗局的相关问题,今天小编从4个方面来进行解答!大部分读者对情降就是骗局(情降是真的吗)有一个充分的了解
4条解答
一.125款安卓应用卷入庞大广告骗局帮助窃走数亿美元广告收益搜狗问
编者按:本文来自“腾讯科技”,编译:金鹿;36氪经授权转载。
10月24日消息,据外媒报道,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
News调查发现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数字广告骗局,125款非常受欢迎的安卓应用被诈骗者用于追踪用户行为,进而帮助骗走数亿美元的广告收益。
2017年4月,史蒂文·舍恩(Steven Schoen)收到了来自娜塔莉·安德里亚(Natalie Andrea)的电子邮件,她说自己在一家名为We
Purchase Apps的公司工作。
她想买舍恩开发的安卓应用Emoji Switcher。
但就在这时,事情似乎变得有些不对劲。
舍恩在接受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 News采访时说:“我做了些调查,因为对方只是粗略地描述了自己,我根本未发现这家公司存在。
”We Purchase Apps网站宣称其总部位于纽约,但地址似乎是个住宅。
舍恩称:“他们留下的电话在英国,而且几乎哪里的都有。
”
这一切都显得很奇怪,但没有迹象显示,舍恩的应用最终会落入制造潜在数亿美元广告骗局的公司手中。
这家公司向许多空壳公司注入资金,人员分散在以色列、塞尔维亚、德国、保加利亚、马耳他以及其他地方。
舍恩通过Skype与安德里亚及其同事扎克·埃兹拉(Zac Ezra)通话,但实际上后者的全名是察奇·埃兹拉蒂(Tzachi Ezrati)。
他们就舍恩开发的应用购买价格达成了一致,并用比特币提前向舍恩付款。
舍恩谈到价格时说:“我想说的是,价格比我预期的要高。
”这有助于说服他出售应用。
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另外五位应用开发者身上,他们宣称把自己的应用卖给了We Purchase Apps,或者直接卖给了埃兹拉蒂。
但埃兹拉蒂表示,他只是被雇来购买应用程序的,不知道收购后应用会被如何处理。
这些应用程序在谷歌应用店Google
Play的页面很快被修改,列出了4家不同的公司作为它们的开发者,它们的地址分别位于保加利亚、塞浦路斯和俄罗斯,让人觉得这些应用程序现在有了不同的所有者。
但BuzzFeed
News的调查显示,这些看似独立的应用程序和公司其实是一起庞大复杂数字广告骗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全球超过125款安卓应用程序和网站,与塞浦路斯、马耳他、英属维尔京群岛、克罗地亚、保加利亚和其他地方的庞大空壳公司网络有关。
受影响的应用程序中,有十几款是针对儿童或青少年的,参与这起欺诈案的人估计,他们已从某些品牌那里窃取了数亿美元资金。
诈骗者为他们的骗局寻找应用程序的一种方式是,通过We Purchase Apps公司来购买合法的应用程序,然后将它们转移给空壳公司。
网络安全与欺诈检测公司Protected Media的分析显示,这些应用随后会捕捉其人类用户的行为,并编制庞大的聊天机器人网络,用真实的数据欺骗用户。
这意味着,数以百万计下载了这些应用程序的安卓手机用户,有很大一部分人在他们使用应用时受到秘密追踪。
通过复制应用中的实际用户行为,诈骗者能够产生绕过欺诈检测系统的虚假流量。
Protected Media首席执行官阿萨夫·格雷钠(Asaf Greiner)说:“这不是普通的骗局。
我们对用于构建这个骗局的复杂方法印象深刻,同样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犯罪分子还能不被发现。
”
另一家欺诈检测公司Pixalate今年6月首次披露了这起欺诈案的一个要素。
当时,该公司估计,单个移动应用程序的欺诈行为每年可能产生7500万美元的广告收入。
然而在公布调查结果后,Pixalate收到了一封匿名者的电子邮件,此人据称与骗局有关,并称被盗的资金接近Pixalate预估数字的10倍。
这位知情人士还表示,这项业务之所以如此有效,是因为它“与(数字广告领域的)最大合作伙伴合作,以确保广告商和资金的持续流动。
”
分析服务公司AppBrain的数据显示,BuzzFeed News确认的应用程序在安卓手机上的安装次数总计超过1.15亿次。
其中大部分都是游戏,还包括手电筒应用、自拍应用以及健康饮食应用。
其中名为EverythingMe的应用,已经被安装了超过2000万次。
一旦被收购,这些应用程序会继续受到维护,以便让真正的用户满意,并创造出一种在受众中非常受欢迎的形象,以掩盖虚假流量。
这些应用程序还在多家空壳公司之间转换,以分配利润,并隐瞒运营规模。
这一骗局被曝光表明:数字广告生态系统中存在着非常严重的欺诈行为,许多品牌正被窃走巨额资金,整个行业都未能阻止这种行为。
应用程序度量公司AppsFlyer估计,仅今年第一季度,就有人利用移动应用窃取了7亿至8亿美元资金,同比增长30%。
Pixalate对应用程序内欺诈的最新分析发现,23%的移动应用程序广告印象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欺诈。
总体而言,Juniper Research估计,今年数字广告欺诈者将窃取190亿美元资金,但其他人认为实际数字可能是其三倍。
埃兹拉蒂被卷入的骗局主要针对安卓应用程序,同时也暴露了欺诈、恶意软件和其他影响谷歌移动生态系统和依赖它的用户的风险。
专家表示,这样的骗局之所以针对安卓系统,部分原因在于其拥有庞大的用户群体,以及Google Play应用程序审查程序不如苹果那样严格。
安卓应用程序被买卖,注入恶意代码,在用户或谷歌不知情的情况下被重新使用,甚至变成了欺诈的引擎。
谷歌表示,它很快就会删除所有违反Google Play规定的应用程序,并在去年下架了70多万个违反规定的应用。
谷歌还强调通过实施等标准来打击广告欺诈的承诺,该公司发言人称:“我们非常重视保护用户的责任,并为Google Play提供良好的体验。
我们的开发者政策禁止我们平台上存在广告欺诈和服务滥用,如果有应用程序违反了我们的政策,我们就会采取行动。
”
最新广告骗局使用的广告网络和广告交换平台包括许多主要参与者,比如谷歌运营的那些公司。
这意味着,如果向聊天机器人显示的广告未被发现,这些公司将获得佣金。
没有证据表明谷歌或其他任何公司知道这种欺诈行为。
在提供了与该骗局相关的应用程序和网站列表后,谷歌进行了调查,发现数十款应用程序使用了其移动广告网络。
谷歌的独立分析证实,这起骗局中存在一个僵尸网络,推动了网站和应用程序的流量。
谷歌已经从Google Play删除了30多个应用程序,并终止了多个发行商的广告网络账户。
谷歌表示,在被BuzzFeed News联系之前,它已经删除了骗局中涉及的10个应用程序,并屏蔽了许多网站。
该公司将继续进行调查,并发表博文详细阐述调查结果。
谷歌估计,这些诈骗者通过使用谷歌广告网络在受影响的网站和应用程序中投放广告的广告商那里,窃取了近1000万美元资金。
该公司表示,在这些应用程序和网站上投放的绝大多数广告都是通过其他主要广告网络投放的。
谷歌不愿透露,骗局涉及的任何应用程序在更换所有权后,或出于任何其他原因,是否受到了后续审查。
Pixalate首席技术官阿明·班德阿里(Amin
Bandeali)称,应用店对应用程序及其开发者的持续审查很少,这使得他们很容易成为骗子和其他坏人的攻击目标。
他表示:“应用店可能无意中提供了一个途径,将欺诈者与广告买家和卖家联系起来。
虽然这些应用店提供客户评论、下载数字和其他‘质量’指标,但它们提供的服务却很少,只能审查应用公司的商业行为、技术和关系。
”
为了确定此次骗局的主要受益者,BuzzFeed News分析了公司注册记录、域名所有权和域名系统数据、谷歌应用店列表以及其他可公开获取的信息。
该网站透露,这些应用程序和网站与Fly Apps有关,这是一家马耳他公司,与诈骗网络关系密切。
BuzzFeed News获得的企业记录显示,Fly Apps的所有者是两名以色列人——欧默·安纳托(Omer
Anatot)和迈克尔·阿里·伊隆(Michael Arie Iron),以及两名德国人——托马斯·波泽尔特(Thomas
Porzelt)和菲利克斯·雷纳尔(Felix Reinel)。
安纳托的LinkedIn个人资料显示,他是EverythingMe公司的首席执行官,这是Fly Apps公司旗下一款很受欢迎的应用。
在WhatsApp上发送的信息中,安纳托说他只负责管理EverythingMe,并将Pixalate发现的欺诈行为归咎于他们合作过的AdNet
Express公司。
他说,他的公司向AdNet Express支付了费用,委托后者帮助扩大其用户基础,任何欺诈都是他们合作伙伴的错。
他说:“他们为我们服务的时间很短。
我们很快就发现,这些家伙100%使用虚拟流量的聊天机器人推动安装。
”
目前还不清楚AdNet Express是否是一家真正的公司。
除了基础网站,它几乎没有任何在线资料,没有列出地址或电话号码,也没有引用任何客户或项目。
该网站的域名所有权信息列出了一个虚假的美国邮寄地址,以及虚假的电子邮件地址“MatthewBStrack@”。
这个电子邮件地址是通过名为Fake Mail Generator的服务生成的。
该公司在LinkedIn上列出的两名员工没有在个人资料中提到额外的工作经验或教育背景,而且似乎没有其他的在线信息。
同时,在安纳托开始与BuzzFeed News沟通后,很多与骗局有关的网站都关闭了,几家空壳公司的网站也同时冻结。
在收到一封有关骗局细节的电子邮件后,Fly Apps回复了一封来自其律师的信,否认Fly
Apps与参与骗局的应用程序和公司存在联系,同时还否认自己与整个虚假流量骗局中发现的应用程序、网站和公司有任何关联。
Fly Apps受到很多人的喜爱,拥有大量用户。
Fly Apps是一家声誉卓著的应用开发商,长期以来始终受到广告合作伙伴和广告验证公司的支持。
律师信中没有提到AdNet Express,而是将Pixalate曝光的欺诈行为归咎于第三方,称他们提供了“损坏”软件开发工具包。
它也没有解释这样一个事实,即Protected Media在许多应用程序和网站上发现的虚假流量早在1年前就已经出现,却为何直到现在才被发现?
二.手把手教你识破保健品骗局
▼
作者 | 春雨医生
本文授权转载自 | 春雨医生(ID:springraindoctor)
如何告诉爸妈那些保健品都是骗人的?
简单地一句“这是假的,以后别买了!”不仅没有任何说服力,反而有可能引起老人的逆反心理:“你说假就假啊?推销员小李说是真的!我信他!”
该咋办?
图片来源:soogif
认标识:没有“国食健字”标识的,通通别买
“国食健字”是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CFDA)批准生产的保健品通过字号,正规保健品的包装盒上一定会有这四字标识,还会有一个相应批号。
只要登录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国食健字号”,真伪一目了然。
看成分:保健品中不得含有药物成分
带有“国食健字”标识的正规保健品,仅仅是一种食品,绝对不能添加药物成分(药品应以“药”字号的名义申请和审批),否则有可能产生药品的不良反应,甚至毒性。
然而,一些不法商家为了夸大宣传和扩大销量,仍有意在保健品中非法添加药物成分,包括西药和中药。
常见的非法添加物质有以下几种:
减肥类:西布曲明、麻黄碱、芬氟拉明。
它们虽有助于降低体重,但对人体危害巨大,西布曲明可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辅助降糖类:格列苯脲、格列美脲、格列吡嗪、盐酸二甲双胍等常见降糖药。
这些药物虽然降糖作用显著,但在不知情、不限量情况下长期应用,可导致低血糖和肾功能损害,严重时可导致昏迷或死亡。
辅助降压类:常见的非法添加物质有阿替洛尔、盐酸可乐定、氢氯噻嗪、硝苯地平等等。
同样,这些药物在没有标明剂量,患者随意使用的情况下,将对患者健康乃至生命造成巨大威胁。
“壮阳补肾”类:西地那非(即“伟哥”)、红地那非、他达那非,以及中药材雄黄、河豚、马钱子等等。
在没有医生的指导下,长期大量服用“伟哥”类西药易产生严重的毒副作用,包括剧烈头痛、视力模糊、心血管疾病,甚至造成青光眼和永久性阳痿。
而雄黄、硫磺、河豚、生半夏、马钱子等“著名”的壮阳中药,由于具有一定毒性,可能引起比较严重的副作用,因此也在CFDA发布的“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之列。
CFDA网站公布的保健食品禁用物品名单
CFDA曾于2014年明确提出,“目前,我国允许注册申请的特定保健食品功能有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减肥等27项,但不包括补肾壮阳、活血通络、益气固本、滋阴壮阳、滋补肾阳、壮阳补肾等相关功能。
”
原卫生部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也从未批准过声称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
因此,声称壮阳功能的保健食品一律属于假冒保健食品。
改善睡眠类:地西泮、硝西泮、氯硝西泮、苯巴比妥等。
此类药物多为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如不受控制地随意使用,可能会引起头晕、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也容易形成药物依赖和成瘾性。
别上当:所有保健品都不能治病
2012年,CFDA发布了允许申报的27种保健食品功能,凡是超出范围的都属于夸大宣传,都不靠谱。
它们包括:
增强免疫力;辅助降血脂;辅助降血糖;抗氧化;辅助改善记忆;
缓解视疲劳;促进排铅;清咽;辅助降血压;改善睡眠;促进泌乳;
缓解体力疲劳;提高缺氧耐受力;对辐射危害有辅助保护功能;减肥;
改善生长发育;增加骨密度;改善营养性贫血;
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祛痤疮;祛黄褐斑;改善皮肤水份;
改善皮肤油份;调节肠道菌群;促进消化;通便;对胃黏膜损伤有辅助保护功能。
对于高血脂、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等老年人常见病,CFDA谨慎给出了“辅助”和“改善”的概念,意思是所有的保健品都不能替代降压、降糖和降脂等药物作用,不能用来治疗和预防疾病。
那些号称能够“溶解血栓”,“治愈中风”,“根治糖尿病”的保健品全都是夸大宣传,混淆了保健品和药品的概念,非常不靠谱。
图片来源:soogif
别轻信:看到这些广告赶紧换台
下面奉上——识别虚假广告教程:
看到医疗广告里出现这些“台词”,你就可以换台了!
1.宣称能治愈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事实上,糖尿病和高血压都是慢性终身性疾病,根据现有科学手段尚无法完全治愈。
只要在医疗广告中出现“包治愈”的内容,一律不能信。
2.承诺XX天就能见效,XX天就能清除
中国著名虚假医药广告表演艺术家在东南卫视化身老院长,兜售自己研发的“老院长祛斑方”,承诺“7天就能淡斑,30天色斑一干二净”。
首先,多种因素都可能会导致皮肤出现色斑,比如遗传、环境、日晒、饮食等;
其次,色斑按类型可以分为雀斑、黄褐斑、老年斑等。
从对症下药的角度想想,就知道各种色斑不能用同一种祛斑方法清除,更别说在30天内就能消除了……
那些“XX天就能见效,XX天就能清除”都是在扯淡。
3.包治百病
各种疾病是有着不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的,所以不同疾病的治疗方法必定不同。
因此根本不可能存在神奇的药物,能同时治疗各种并不相关的疾病。
如果药品广告中如果出现“包治百病”“治疗多种疾病”的字样,肯定是不靠谱的。
4.“纯天然”和“无任何毒副作用”
在多年的营销之下,很多人都以为“纯天然”就更好更安全,但其实 “纯天然”可能意味着成分复杂,意味着有毒副作用。
中草药听起来够纯天然吧?《中国药典》(2010年版)收载的中药中,注明有毒的就有82种。
另外,宣称“无任何毒副作用”的药品广告也不可信。
药物之所以称为药物,而不是食物,就是因为它存在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两种固有属性。
5.找“老专家”、“老教授“来代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六十条规定,不得利用国家机关、医药科研单位、学术机构或者专家、学者、医师、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
所以,“神医”无论以中医养生专家、某医院退休老院长还是中华中医医学会镇咳副会长、北大专家的身份出现,这些药品广告都是不合法的。
图片来源:soogif
不想花冤枉钱,先要相信科学
维持人体正常功能所必需蛋白质、维生素、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都可以从日常饮食中获得,一般不需要额外补充。
老年人机体功能衰退,对营养素的吸收可能存在一定障碍。
但即便真的要补,也应该依据身体检查结果,在医生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补充营养素。
比如维生素A摄入过多易引起骨质增生、皮肤干燥剥落、呕吐、颅内压升高等症状;
叶酸(维生素B9)摄入过量可能增加多种癌症的发生风险,包括肺癌和前列腺癌;
长期食用冬虫夏草容易造成砷摄入过量,超剂量长期服用何首乌可能增加肝损伤的发生风险。
也有些胃口不太好的老年人可能会本末倒置,认为多吃保健品营养就够了,没必要吃饭。
对此,CFDA明确指出“保健食品不含全面的营养素,不能代替其他食品,要坚持正常饮食。
”
多说一句,如果胃口不好吃不下饭,最好去医院进行详细检查,看看是否有其他疾病。
记得多陪家人
为啥推销员专坑老年人,一坑一个准?为啥我们苦口婆心地劝别买保健品,却没有任何卵用?
不得不说推销员比我们更愿意花时间陪他们,也更懂他们,虽然只是出于工作需要。
有些爷爷奶奶有心理话甚至不想和子女沟通,而是找“推销员小李”。
所以啊,我们哪怕花上琢磨领导或客户一半的心思去琢磨我们的父母,推掉一些不必要的应酬陪陪爸爸妈妈,和他们聊聊街坊四邻,工作生活,最好也多谈谈最近被曝光的黑心保健品及其严重危害。
当父母子女之间足够亲近和信任时,他们就不会再把我们的话当成耳旁风,或者干脆对着干了。
图片来源:giphy
如果你觉得跟老人讲以上这些内容太麻烦,那么把阵雨Fallin推荐给他就行了,靠谱、简单。
年轻人该知道点靠谱的医学常识
长按二维码,关注“阵雨Fallin”
↓↓↓
三.你那么穷真的不是因为懒
你穷不仅仅是因为懒,更可能是你出卖了自己的概率权。
01
生活充满概率
19世纪,拳击风行欧洲。
有比赛,就有博彩。
有个穷困潦倒的邮递员,
在送信件送包裹的同时,
也捎带推销博彩资料,赚点小钱。
有一天,他突发奇想:
“两拳手比赛,要么赢要么输,
预测成功率大概是50%,
我能不能以此做点文章呢?”
于是他先给1000名用户寄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A会赢。
”
接着又给另1000名用户寄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B会赢。
”
这一次,A赢了。
然后他将收到A会赢的用户分成两批,
先给其中500名用户写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C会赢。
”
再给另外500名用户写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D会赢。
”
这一次,D赢了。
然后他将收到D会赢的用户分成两批,
先给其中250名用户写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E会赢。
”
再给另外250名用户写信说:
“我有比赛内幕消息,F会赢。
”
这一次,E赢了。
连续三次都完全正确,
这250名用户便对邮递员敬若神明,
纷纷花大钱从他手里买消息,
邮递员立马赚了个盆满钵满。
生活中的很多骗局都是如此,
不过就是骗子用概率设的一个局。
02
概率统治世界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
英美运输船队经常遭受德国潜艇的袭击,
英美两国为此头痛不已。
这时,一位数学家建议说:
“这其实是一个概率问题。
一定数量的船,
编队规模越小,编次就越多,
编次越多,与敌人相遇的概率就越大,
所以我们应该减少编队。
”
英美海军接受了数学家的建议,
命令舰队在指定海域集合,
然后一起通过危险海域。
结果奇迹真的出现了:
盟军舰队遭遇袭击的概率,
由原来的25%一下降到了1%,
从而保证了物资的及时供应。
盟军最高指挥官艾森豪威尔感叹:
“一名数学家的作用超过10个师。
”
我为什么要讲这两个故事呢?
意在传达一句话——概率统治世界。
数学家拉普拉斯说过一句名言:
“生活中最重要的问题,
绝大多数在实质上都是概率问题。
”
这个世界属于那些懂得概率,
又善于创造条件概率的人。
03
选择稳定,等于放弃概率权
罗胖在跨年演讲中,
出了一道选择题:
现在有红绿两个按钮,
按红色钮,可以直接拿走100万元。
按绿色钮,有50%的机会拿到1亿元。
你会选择哪一个钮呢?
大部分人选择了红钮,
“按绿钮,可能一分都得不到。
按红钮,可以稳稳拿到100万。
”
只有少部分人选择了绿钮,
“按红钮,拿100万也致不了富。
按绿钮,我有一半机会发大财。
”
在现实生活中,经常选择红钮的人,
构成了这个社会的“中下阶层”。
为什么呢?
因为选择稳定,就等于放弃概率权。
1980年代,你选择呆在国企。
1990年代,你选择呆在事业单位。
2000年代,你选择报考公务员。
你稳稳地拿到了“这100万”,
但也失去了获得财务自由的机会。
而经常这样选择绿钮的人,
则成了这个社会的“富人阶层”。
为什么呢?
因为他们把概率权掌握在了自己手里。
按下绿钮,如果一分也得不到,
那不是会后悔喷血吗?
其实完全用不着喷血,
因为你用不着独自承担风险,
你可以将概率权“转卖”出去。
比如你可以对一个富翁说:
“给我2500万,你就有希望获得1亿。
”
马云就是这么干的。
1999年,他创建阿里巴巴后,
发不起工资,于是找到富豪孙正义:
“投资阿里,你将获得惊人的回报。
”
马云将概率权卖给了孙正义,
获得了2000万美元的投资。
正是因为这2000万美元投资,
阿里巴巴成了全球最大零售体。
我为什么要讲这道选择题?
其实就是想说明一个道理:
你穷,也许并不是因为懒,
更可能是你出卖了自己的概率权。
那些活在社会上层的人,
其实并不比我们聪明,
只是因为他们善于把握概率:
坚持做大概率会赢的事,
并善于避开大概率危机。
04
做大概率会赢的事·投资:
为什么必须坚持做价值投资?
以股市为例。
股市有个著名的“721”定律,
就是七成股民最后都以亏损收场,
两成盈亏平衡,只有一成赚钱。
为什么你会以亏损收场呢?
因为你追求的只是炒短线。
你天天分析宏观政策,
你天天寻找内幕消息,
目的就是为了低买高卖,
你的炒股,其实就是投机。
但巴菲特不一样,
他炒股,就是运用概念思维:
“我买的不是股票,而是一个公司的未来。
”
他买股票从来不投机,
而是做“价值投资”,
他只分析这个公司有没有未来,
“如果这个公司很有发展前景,
那股票升值必然是大概率事件。
”
所以只要一找到这种公司,他就重仓,
买后即便遭遇多次下跌,也决不出手,
“好企业,迟早都会涨回来。
”
就这么简单,巴菲特就成了超级富豪。
你以为投资很复杂,
其实投资很简单,无非就是:
●按照概率行事,不搞投机。
●在优势概率下,加大下注。
●始终如一地执行以上策略。
●哪怕屡屡受挫也不更改下注原则。
▲ 乌镇饭局
05
做大概率会赢的事·读书:
为什么这辈子要好好读书?
上面这两张照片,
就是去年互联网大会期间,
大佬们搞的一个“乌镇饭局”。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看看这些大佬读的什么大学你就明白了。
“乌镇饭局”的在座大佬,
没有一个不是好大学毕业的。
伦敦政经学院做过一个中国学历分析:
发现读过大学的人的平均收入,
是只读过高中的人的平均收入的2.5倍。
《国际金融报》的记者,
分析了中国A股500名上市公司高管,
发现84%拥有高学历,一半毕业于985大学。
我们为什么要好好读书?
因为读书越多,越能拥有更高眼界。
因为读书越多,思考能力就会越强。
因为学校越好,拥有的人脉就越好。
虽然上了名校也不见得就能成为精英,
但从概率的角度来说,
读好书、上个好学校,
会让你成为精英的可能性更大。
有人会说,比尔·盖茨、扎克伯格还辍学了呢?
但人家是从哪里辍学的?
哈佛大学。
而且,这样的人有几个?
所以这样的事是一个超低概率的事,
如果你不是天才,要想成为大佬,
还是老老实实先把书读好。
新华字典上有一句话:
“张华考上了北京大学,
李萍进了中等技术学校,
我在百货公司当售货员,
我们都有光明的前途。
”
相信这句话的人,最后都输了。
▲ 李研珠
06
做大概率会赢的事·创业:
为什么创业之前必须打好底子?
有很多朋友经常在拾遗后台问:
“拾遗君,我厌倦了现在的工作,你觉得我可以创业吗?”
于是,我就问他们:
“如果你创业,想干什么?”
有人答:我想搞教育培训。
有人答:我想做新媒体。
于是,我又问他们:
“你对这个行业了解多少?”
“你觉得自己具备哪些条件?”
“你拥有哪些可用资源?”
我一串问题问下来后,
绝大多数人都不吭声了。
我为什么要问这些问题,
因为创业是一个大概率失败事件,
在中国,95%的新开业的公司会在三年内死亡。
所以,如果你想创业成功,
就得不断创造条件,提高成功概率。
我先来讲讲蘑菇街创始人李研珠的故事。
李研珠大学是学热能与动力工程的,
毕业工作一段时间后,他想创业。
创业之前,他先做了一个分析——我喜欢又擅长的事情是什么?
他发现——是做营销。
于是他就去香港大学读了整合营销研究生。
学了营销,还必须得有实践。
于是,他就进了淘宝网,
每天花十几个小时研究淘宝怎么运营。
这一学,就是整整两年。
把这一行差不多都琢磨透了之后,
2005年,他才创办了蘑菇街。
关于创业,我把李研珠的一段话送给大家:
“如果你真的要去创业,
就选择一个自己擅长且喜欢的领域,
踏踏实实地准备几年。
等摸准这个领域的脉搏,
并积累了一定的专业技能后,
再选择出来自己创业。
”
07
做大概率会赢的事·就业
为什么有大抱负最好去一线城市?
很多朋友在后台问我:
“拾遗君,你觉得我该去大城市,还是留在家乡?”
我一般都这样回答:
“如果你只是想过过小日子,
选择留在家乡小城市也不错,
但如果你在事业上有大抱负,
就最好选择驻扎一线城市。
”
为什么呢?
我有个做建筑师的朋友,
原来一直在北京工作,
2012年底,他跟很多人一样,
因为北京环境差、压力大等情况,
辞职回到了家乡小县城,
先是买了一套房子安家,
“我要好好享受慢生活。
”
然后开了一家设计公司,
“反正做设计,在哪都一样。
”
但不到半年,他就改变了这个想法。
在小县城做设计,他遇到了三种麻烦。
第一:机会少。
“可以洽谈的业务太少了。
”
第二:审美差距。
“小县城的审美,跟大城市差距太大了。
”
第三:关系大于实力。
“在大城市做设计,基本靠实力。
在小县城做设计,基本靠关系。
”
所以半年下来,他一单业务也没做成。
“离开北京回县城,我肠子都悔青了。
”
2014年,他卖了房子,又去了北京。
这就是我想传递给大家的道理:如果你有大的理想和抱负,就最好选择驻扎一线城市。
因为一线城市拥有三样宝贝:
第一个:资源。
“一线城市资源汇聚,而资源代表着机会。
”
第二个:公平。
“一线城市因为开放,有能力的人多,
大家相互制衡,所以基本按规则办事。
按规则办事,就保证了相对公平。
”
第三个:眼界。
“层出不穷的新事物,会不断开阔你的眼界,而眼界则代表着竞争力。
”
这三件宝贝,会大大提高你实现抱负的概率。
08
避开大概率危机·失业
你以为的稳定都在悄悄背叛你
年初,唐山取消了个路桥收费站。
一位大姐为此哭得死去活来:
“我今年36岁了,
我的青春都交给收费站了,
我现在啥也不会,
上要养老下要养小,你让我怎么办?”
看到这条新闻,心里很有感触。
在领英上看到了一个问题:
一个人一生平均换多少份工作?
调查结果是:12-15个。
也就是说,中年失业已经成了一个大概率事件。
为什么中年失业会成为大概率事件?
第一:你能做的事,年轻人也能做。
第二:你的薪水比年轻人高很多。
戴尔亚太区前销售总监张思宏说:
“很多人到了中年,
处于企业中层一个普通管理岗,
处境就会比较尴尬。
他们已经无法适应公司的快速发展,
却是公司最昂贵的人事资产。
所以在行业下沉、公司业务收缩,
或是发生重大变动的时候,
很容易就会被当成包袱甩出去。
”
那如何才能避免中年失业危机呢?
我讲讲我二爸的故事。
多年前,我二爸在百货公司上班。
那时的售货员,工资特高,
是一个人人羡慕的职业。
其他售货员都沉浸在这种安逸中,
但二爸不,他业余时间一直在自学。
几年后,他凭借大学学历,
调进了一家大型国企。
说来也巧,他刚调入国企,
百货公司就转入市场竞争,
那些高高在上的售货员,
一下就变成了市场弃儿。
在国企,很多人不求上进,
满足在那种稳定的安逸中。
但二爸不,他一直在钻研财务知识。
结果上世纪90年代末,
国企大改革,一大片人失业,
但二爸没有,他凭借精湛的财务技能,
进入一家大型民企做了财务总监。
我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
要想避开大概率的中年失业危机,
你应该提前做好几件事:
●永远不要停止学习,让自己变得不可替代。
●设立一个可以为之奋斗的10年目标,不断上进。
●培养工作之外的一技之长,永远保持跳槽力。
真正的铁饭碗,
不是在一个单位一个岗位能待上一辈子,
而是在任何环境下都有生存的能力。
09
避开大概率危机·生娃
为什么要赶在35岁之前生娃?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一则新闻。
这则新闻就是关于孕产妇死亡率。
2000年之后,由于医疗条件大幅改善,
孕产妇死亡率每年都在大幅下降。
但2016年、2017年出现了异常,
孕产妇死亡率居然不降反升了。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2015年国家开放了二胎政策。
而符合二胎条件的妇女,
大约60%都是35岁以上的高龄产妇。
2017年,我国孕产妇死亡率高达19.6人/10万。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女人一般过了35岁之后,
子宫、卵巢功能就会大幅退化,
发生妊娠期高血压等病症的概率一下会提高很多,
所以死亡风险也随之水涨船高。
其实,高龄不仅会增加产妇自己死亡的概率,
也会增加婴儿死亡和得重病的概率。
就拿生唐氏综合征孩子的概率来说吧。
20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1441。
25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1383。
30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959。
35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338。
40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84。
45岁生娃,孩子得此病的概率是1/32。
看见没,产妇一过35岁,
孩子得唐氏综合征的概率就非常高。
所以,如果不是迫不得已,
女人们,请在35岁之前要孩子。
这既是为你自己着想,也是为了孩子着想。
▲ 不同年龄罹患癌症和癌症死亡概率
10
避开大概率危机·大病
癌症从来不相信年轻
上个月,一个朋友因肺癌去世。
他才刚刚满35岁,
丢下一大堆债务,
还有年迈的父母和年幼的孩子。
他喜欢抽烟,一天一包。
以前,我老劝他:“把烟戒了吧。
”
他总是说:“我身体好,得不了癌。
”
结果,癌症根本不相信年轻。
美国癌症协会做过一个调查统计:
如果你是男性,患癌几率大约是44.3%。
如果你是女性,患癌几率则为37.8%。
中国的调查数据没分男女这么详细,
但也做过一个调查分析:
一个中国人一生患癌概率大约是22%。
也就是说,一个家庭,
你的父母,再加上孩子,
也就有5-6口人,
这样每一个家庭平均下来,
几乎都会有人难以逃脱癌症。
所以,如果你要是能为自己和家庭着想,
就一定要想办法降低得癌症的概率。
如何降低呢?
●不要什么都爱趁热吃
●不要老吃肉不吃蔬菜
●不要常常熬夜晚睡
●不要经常饮酒
●不要抽烟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最后,再加上一条——一定要购买重疾险。
这不是为保险公司打广告,
而是为了避免万一意外来临时,
你不至于像我朋友一样给家庭造成大负担。
11
避开大概率危机·离婚
为什么生活越好越容易离婚?
你知道大城市的离婚率有多高吗?
北京,离婚率39%;
上海,离婚率38%;
深圳,离婚率36.3%;
广州,离婚率35%;
…………
观察中国的城市离婚率,
会发现一个有趣现象——经济发达城市的离婚率要远远高于一般城市。
大城市的生活条件更好,
为什么离婚率反而越高呢?
心理学家做了调查后发现:
婚姻中最可怕的事情并不是出轨,
而是一个人在飞速成长的同时,
另一个人却还在原地踏步甚至倒退。
作家“桌子”有段话说得特好:
“当你已经爬上山顶,
而你的伴侣却还在山底徘徊,
你是下去山底拉他上来,
还是重新找一个已经在山顶,
能够和你一起看日出的人?
你下去拉他一次可以,两次可以,
三次以后你就会太累太烦,
尤其是他还拒绝跟你爬山。
你发现自己和他越来越难沟通,
你们的精神世界越来越难以匹配,
这时候,你们的婚姻就走到了尽头。
”
这就是越往上层走离婚的概率越大,
而越往底层走离婚的概率越小的原因所在。
正如“桌子”所说:
“底层的成长速度比较慢,
两个人的匹配度会一直比较高,
而上层则不同,
观念、见识、能力会随着不同的遇见和经历会出现差异,
导致匹配度越拉越大。
”
所以,如果你想避开大概率离婚危机,
那就请记住一句话:
千万别把结婚当作中场休息,
一定要努力跟上对方成长的速度。
12
所谓人生赢家,就是赢在概率
说了这么多,讲了这么多故事,
其实就是想告诉你一句话——不要放弃自己的概率权。
如果你想在这个“危险”的世界活得风生水起,
那就一定要做好三件大事:
●掌握一定的概率学知识(此文只是说点皮毛)
●坚持做大概率会赢的事
●主动避开大概率危机
森林里长得最高的一棵树,
不是因为它的种子基因最好,
而是因为它恰恰长在了森林最好的环境里,
没有别的树木遮蔽它的阳光,
没有野兔来咬啃它的树皮,
没有“光头强”来砍伐它。
所谓赢家,往往就是赢在概率。
四.情人节又来了女生一定要警惕PUA骗局
前几天,《人民日报海外版》发布了一篇文章,揭露PUA学的真相:
PUA后来演化成了骗财、骗色、诱奸的一种手段,甚至不惜致使对方自杀,来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
睡30个人,睡200个人,一周推到2个……
数字在这里成为了胜利和成功的标榜,而每一个增加的数字背后,都是一名被欺骗和被玩弄的女性。
为什么PUA们会屡屡得手?而女生又很难逃出魔爪?他们究竟是如何一步步残害女性,达到自己的目的?可有提防的方法?
接下来,我们扒一扒这背后的真相。
PUA到底是个啥?
PUA,全称Pick-up Artist,直译为搭讪艺术家,又称“把妹达人”、“恋爱大师”。
起初,PUA在西方是一种鼓励人们与异性接近的交往技巧,主要涉及搭讪、吸引、建立联系、升级关系,直到发生亲密接触并确定两性关系。
但因其熟谙女性心理,这几年在国内,PUA开始畸形发展,演变成骗炮、骗财、骗色的手段,设立所谓步步陷阱的情感和心理操控术,甚至逾越道德底线,鼓励对方自杀来达到情感操控的目的,成为“不良PUA”。
不良PUA研究者孔唯唯说:它有几个流派:自然技术流,夜店流,下药流,学生流,捡尸流,泡良流。
后几个流派,目标都是一样的。
睡更多,榨取更多。
腾讯出品的《和陌生人说话》节目里,有一位不良PUA学员自曝这个邪恶组织的真相,同样令人深为吃惊。
他说:“我感觉我这种,比那种什么渣男都渣。
”
“真的太恶心了,我自己都觉得,自己这种行为恶心。
”
他们视女性如玩物。
毫不在意对方究竟是怎样的人。
他们视爱为游戏。
谁能玩到最强王者,谁就“牛逼”。
他们视女友为一个数字。
为满足私欲,枉顾规则与道德。
他们会疯狂加好友。
为不择手段地骗色,满足自己的“成就感”。
他们没有良知。
哪怕他们表现得深情款款。
他们也不存在自省。
哪怕他们传过性病、骗过女孩的钱、诱导过女生自杀。
他们在意的,只不是TD(推倒)的数量,和“宠物”的颜值和身材,榨取钱财的多少,女生自杀数量的多少。
我们可能以为,花巨额学费去学泡妞,并不会有男生上当。
但恋爱受阻,情场失利,一直是很多男性存在的困扰。
况且,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截止到2017年末,中国男性人口为万人,女性人口数量为万人,男女比例:104.81:100,男性比女性整整多了3000多万!
在不满20岁的人口中,男性比女性多出2000多万人。
根据官方预测,到2020年,将会有3000~4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无妻可娶。
这背后伴随的将是一系列的焦虑和过激行为,伴随这样一个庞大的光棍群体,PUA行业就有了经营土壤。
不良PUA组织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对症下药,赤裸裸地诱惑说,“如果你报了我的班,保证你一个月TD(推到)多少。
”他们以此赚取暴利,坑害女性。
很多人刚开始或许只是抱着好奇的心理、尝试的态度去报了班,可久而久之便深陷其中,无法自拔,傻傻分不清现实与虚设,也不愿意去爱,成为PUA中毒者。
只是像机器一样,见到异性,甚至见到其他人,都用套路去对待。
自己无真心,他人也感受不到真诚。
“有些东西一旦进入你脑子里,是很难移除的。
”这位PUA中毒者对记者如是说。
他最终选择离开,但并没能成功地回到过去。
这就是当今社会的一大毒瘤!
在这场男女关系的拉锯战中,没有赢家,都是输家,谁都找不到真爱。
但如果非要说有赢家的话,那就是在PUA圈子里挣到钱的那些人。